<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新闻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新闻发布会召开

        【字体大小: 】    

        11月17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新闻发布会在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林介绍了相关情况。厅就业促进处处长伏凌涛、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张晓东、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城镇就业服务处负责人梁浩立、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创业指导处负责人刘瑞敏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十三五”时期就业工作成效

        “十三五”时期,全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冲击,会同各方面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就业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我区的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28.44万人,超额完成125万人的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较低水平。

        二是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72.8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264.3万人次,其中,农牧民转移就业6个月以上1034.2万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1.1万人。

        三是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技能人才总量稳步增长,技能劳动者总量由211.7万人增加到279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74.1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06万人。

        二、《规划》总体框架

        《规划》已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共分为十一章,四十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至第二章,包括发展基础、面临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系统阐述了“十三五”以来就业工作成效、“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区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从稳定就业形势、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和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五个方面,明确了“十四五”时期17项就业主要指标。

        第二部分,是第三章至第十章,主要明确了八项重点任务。

        一是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围绕推进就业优先战略,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的良性互动,从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现代产业就业容量、提高服务业吸纳就业水平、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四个方面作了部署。

        二是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围绕促进重点群体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稳住就业基本盘,从突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退役军人就业保障、稳定脱贫人口就业、统筹做好其他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五个方面作了部署。

        三是激发“双创”带动就业活力。全面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为有效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从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创业服务能力、支持各类重点群体投身创业三个方面作了部署。

        四是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积极适应新就业形态发展,拓宽灵活就业渠道,加大对灵活就业的保障支持力度,从鼓励个体经营发展、增加非全日制就业机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三个方面作了部署。

        五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着眼加强职业技能提升和人才开发培养,建设一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具备较高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结构比较合理的劳动者队伍,从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完善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作了部署。

        六是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全力打造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劳动者市场供需匹配效率,从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四个方面作了部署。

        七是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围绕持续改善劳动者就业条件,加强劳动权益维护和保障,提高劳动者岗位待遇,促进更高质量就业从增进劳动者获得感、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三个方面作了部署。

        八是有效防范化解就业失业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的底线,从健全就业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加强就业失业监测预警、全面加强失业风险应对三个方面作了部署。

        第三部分,是第十一章,为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从落实规划责任、坚持依法行政、强化资金保障、提升政策效果、加强监测评估和做好宣传引导六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三、《规划》主要目标和指标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全区就业工作五个方面的主要目标、17项具体指标。到“十四五”期末,要实现以下目标:

        (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统筹城乡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城乡、区域就业机会差距逐步缩小,就业结构持续优化,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左右。高校毕业生、农牧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6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5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200万人次,其中,农牧民转移就业6个月以上人数1000万人次;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预期98.8万人

        (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就业环境明显改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更多劳动者实现稳定体面就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5%左右,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城镇就业占比达到6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0%以上。

        (三)结构性就业矛盾有效缓解。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更加健全,人力资源质量明显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与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匹配,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至11年,预期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5万人次,农牧民工参加职业培训35万人次,自治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88万人

        (四)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更加明显。创业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创业环境更加优化,创业政策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创业机会更多、渠道更广,创业带动就业动能持续释放。

        (五)风险防控能力显着增强。就业领域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应对机制不断健全,失业人员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就业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规模性失业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发布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时间: 2021-11-17 09:00
        新闻发布人: 王林
        附件文档: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发布

        手机版office365破解版_365速发国际购彩中心_365提现一般多久到账

        发布时间:2021-11-17 09:0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朗读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新闻发布会召开,
          11月17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新闻发布会在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林介绍了相关情况。厅就业促进处处长伏凌涛、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张晓东、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城镇就业服务处负责人梁浩立、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创业指导处负责人刘瑞敏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十三五”时期就业工作成效
          “十三五”时期,全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冲击,会同各方面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就业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我区的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手机版office365破解版_365速发国际购彩中心_365提现一般多久到账


          一是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28.44万人,超额完成125万人的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较低水平。
          二是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72.8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264.3万人次,其中,农牧民转移就业6个月以上1034.2万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1.1万人。
          三是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技能人才总量稳步增长,技能劳动者总量由211.7万人增加到279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74.1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06万人。
          二、《规划》总体框架
          《规划》已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共分为十一章,四十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至第二章,包括发展基础、面临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系统阐述了“十三五”以来就业工作成效、“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区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从稳定就业形势、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和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五个方面,明确了“十四五”时期17项就业主要指标。
          第二部分,是第三章至第十章,主要明确了八项重点任务。
          一是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围绕推进就业优先战略,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的良性互动,从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现代产业就业容量、提高服务业吸纳就业水平、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四个方面作了部署。
          二是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围绕促进重点群体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稳住就业基本盘,从突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退役军人就业保障、稳定脱贫人口就业、统筹做好其他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五个方面作了部署。
          三是激发“双创”带动就业活力。全面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为有效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从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创业服务能力、支持各类重点群体投身创业三个方面作了部署。
          四是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积极适应新就业形态发展,拓宽灵活就业渠道,加大对灵活就业的保障支持力度,从鼓励个体经营发展、增加非全日制就业机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三个方面作了部署。
          五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着眼加强职业技能提升和人才开发培养,建设一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具备较高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结构比较合理的劳动者队伍,从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完善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作了部署。
          六是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为全力打造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劳动者市场供需匹配效率,从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四个方面作了部署。
          七是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围绕持续改善劳动者就业条件,加强劳动权益维护和保障,提高劳动者岗位待遇,促进更高质量就业,从增进劳动者获得感、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三个方面作了部署。
          八是有效防范化解就业失业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的底线,从健全就业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加强就业失业监测预警、全面加强失业风险应对三个方面作了部署。
          第三部分,是第十一章,为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从落实规划责任、坚持依法行政、强化资金保障、提升政策效果、加强监测评估和做好宣传引导六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三、《规划》主要目标和指标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全区就业工作五个方面的主要目标、17项具体指标。到“十四五”期末,要实现以下目标:
          (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统筹城乡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城乡、区域就业机会差距逐步缩小,就业结构持续优化,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左右。高校毕业生、农牧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6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5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200万人次,其中,农牧民转移就业6个月以上人数1000万人次;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预期98.8万人次。
          (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就业环境明显改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更多劳动者实现稳定体面就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5%左右,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城镇就业占比达到6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0%以上。
          (三)结构性就业矛盾有效缓解。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更加健全,人力资源质量明显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与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匹配,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至11年,预期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5万人次,农牧民工参加职业培训35万人次,自治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88万人。
          (四)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更加明显。创业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创业环境更加优化,创业政策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创业机会更多、渠道更广,创业带动就业动能持续释放。
          (五)风险防控能力显着增强。就业领域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应对机制不断健全,失业人员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就业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规模性失业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11月17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新闻发布会在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林介绍了相关情况。厅就业促进处处长伏凌涛、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张晓东、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城镇就业服务处负责人梁浩立、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创业指导处负责人刘瑞敏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十三五”时期就业工作成效

        “十三五”时期,全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冲击,会同各方面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就业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我区的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28.44万人,超额完成125万人的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较低水平。

        二是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72.8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264.3万人次,其中,农牧民转移就业6个月以上1034.2万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1.1万人。

        三是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技能人才总量稳步增长,技能劳动者总量由211.7万人增加到279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74.1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06万人。

        二、《规划》总体框架

        《规划》已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共分为十一章,四十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至第二章,包括发展基础、面临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系统阐述了“十三五”以来就业工作成效、“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区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从稳定就业形势、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和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五个方面,明确了“十四五”时期17项就业主要指标。

        第二部分,是第三章至第十章,主要明确了八项重点任务。

        一是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围绕推进就业优先战略,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的良性互动,从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现代产业就业容量、提高服务业吸纳就业水平、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四个方面作了部署。

        二是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围绕促进重点群体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稳住就业基本盘,从突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退役军人就业保障、稳定脱贫人口就业、统筹做好其他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五个方面作了部署。

        三是激发“双创”带动就业活力。全面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为有效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从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创业服务能力、支持各类重点群体投身创业三个方面作了部署。

        四是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积极适应新就业形态发展,拓宽灵活就业渠道,加大对灵活就业的保障支持力度,从鼓励个体经营发展、增加非全日制就业机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三个方面作了部署。

        五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着眼加强职业技能提升和人才开发培养,建设一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具备较高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结构比较合理的劳动者队伍,从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完善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作了部署。

        六是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全力打造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劳动者市场供需匹配效率,从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四个方面作了部署。

        七是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围绕持续改善劳动者就业条件,加强劳动权益维护和保障,提高劳动者岗位待遇,促进更高质量就业从增进劳动者获得感、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三个方面作了部署。

        八是有效防范化解就业失业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的底线,从健全就业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加强就业失业监测预警、全面加强失业风险应对三个方面作了部署。

        第三部分,是第十一章,为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从落实规划责任、坚持依法行政、强化资金保障、提升政策效果、加强监测评估和做好宣传引导六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三、《规划》主要目标和指标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全区就业工作五个方面的主要目标、17项具体指标。到“十四五”期末,要实现以下目标:

        (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统筹城乡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城乡、区域就业机会差距逐步缩小,就业结构持续优化,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左右。高校毕业生、农牧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6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5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200万人次,其中,农牧民转移就业6个月以上人数1000万人次;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预期98.8万人

        (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就业环境明显改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更多劳动者实现稳定体面就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5%左右,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城镇就业占比达到6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0%以上。

        (三)结构性就业矛盾有效缓解。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更加健全,人力资源质量明显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与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匹配,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至11年,预期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5万人次,农牧民工参加职业培训35万人次,自治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88万人

        (四)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更加明显。创业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创业环境更加优化,创业政策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创业机会更多、渠道更广,创业带动就业动能持续释放。

        (五)风险防控能力显着增强。就业领域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应对机制不断健全,失业人员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就业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规模性失业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发布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时间: 2021-11-17 09:00
        新闻发布人: 王林